榆林小曲多媒体数据库

榆林小曲多媒体数据库

Y U L I N X I A O Q U S H U J U K U

小曲研究

南腔北调声悠长——榆林小曲

  • 时间:2024-05-11 17:12:03
  • 作者:ylib
  • 点击:0

1715418932318

南腔北调声悠长——榆林小曲源流说

(2010-08-20 04:07:49) 

作者:何志铭导演

登上陕北高原,但见万里长天,群山连云,黄沙漫漫,起伏连绵,无穷无尽…… 忽见孤城一座,楼台亭阁,铁马叮呤,巷陌纵横,鸡犬相闻,万家屋脊,炊烟袅袅。透过高挑飞檐,传来管弦急急,紧打慢唱的榆林小曲,此声尖厉急转,顿挫有方,清丽而婉约,悠远而意长,绵绵不绝……

 榆林,万里长城边关要塞,军事重镇,古战场。清初,天下大治,百废俱兴,移民充边。康熙九年(1670年)榆林卫同知谭吉璁,湘江嘉兴人,字舟石,正五品。顾亭林谱注说此公“勤於读经,架插《十三经注疏》,手施朱墨,始终如一”。并竭尽赞美他:“勒石造亭功迹。”这些外籍官员,苦于边地荒渺苦寒少娱,只好从江南故乡携来一些丝竹女乐,优伶小唱。南官北坐的思乡之苦以宋人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为证。清光绪十年,朝廷派李云生赴榆林征收捐政,在榆林城内住了六天,他在《榆塞纪行》中写道:“大风夜雨,风沙满城,几案寸积,池台庭院皆沙也……”“野外沙与城齐,千里苍云,莽莽无际,郊外冢墓垒垒,皆在风沙中凄厉呼号……”    可见其官宦生涯何等凄凉寂寥。据《延绥镇志》记载,当时的榆林总兵许占魁所写《重修延绥镇志序》说谭吉璁在主持修编镇志时,在官署东侧的“饮绿堂”,丝竹舞唱,宴饮修志人员。《延绥镇志,艺文志》中有《陈文道与榆林谭使君书》说:“刘第说传奇,颇靡可听,闻江南有柳敬亭者,以此技邀游王公间。刘第即不能及其万一,而韶音飞畅,殊有风情。”看来这名叫刘第的人正是当时榆林小曲颇有名气的艺人,他虽然不如江南柳敬亭说传奇,但也别有一番风情。

陈文道与江南扬州最著名的说书弹词艺人柳敬亭为同时代人无疑。柳敬亭在乾隆帝下江南时御前弹唱,赏七品小官。咸丰同治年间有马如龙,更负盛名,风行于江淅一带。 《清稗灯钞》有:“苏城操弹词艺者之出游也,南不越嘉禾,西不出兰陵……”嘉禾为今日浙江嘉兴,也正是谭吉璁的故乡。可见谭君好南曲其源盖出于此。

榆林小曲只唱不说,江南弹词以说唱为主,中间片刻歇以小曲穿插助兴。江南弹词陕北榆林人肯定不通言语而难于流传。只有中间片断插的小曲好听,然后尽可能变为陕北地方语言特色。但有一点须肯定,最早的榆林小曲只是在县衙公署,供上流社会有闲阶层赏玩的时髦玩艺儿。  榆林小曲的唱词如:“女裙钗”“绣房”“牙床”“粉壁墙”“江岸”“海潮”,很有书卷气的唱词,均为南词中多用词汇。陕北无海无江,更没见过海与江。榆林小曲所言之事,大都是江南流传的故事,如《喜千秋》中的扬州、苏州、杭州,女生主角自称故为“奴家”。这在《王二姐思夫》,一个讲叙苏州王显之女王翠娥的故事中多见,如“奴家有心风风流流走几步……”等。榆林小曲曲目如《杭州采药》《苏州请客》《扬州观灯》《进兰房》《戏秋千》《唤娇娘》《张生戏莺莺》等,文词绮丽,一派歌舞升平景象,均不是出自陕北地方之源。榆林小曲中的《九连环》《妓女告状》,这在《淞南梦影录》中记载:“近日曲中竟尚小调,如《九连环》《十送郎》《四季相思》《七十二心》之类”,其中《九连环》的记叙颇多。《草珠一串》(得硕亭著),也有这样的说法:“一闻《沟调》便开颜,无《绣荷包》不算班。更爱舌尖声韵碎,上场先点《九连环》”。原文按注:“《九连环》每将终,作滚舌音以擅长。”

 榆林小曲艺人李天民,师承老艺人胡英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回故里,听李天民演唱《九连环》,很是奇特,全玩的是舌尖声韵之绝技。陕北地域,天高地阔,民间说唱多率直悠扬旷远,很少极尽曲折回迂,显然是南词北传的结果。

 榆林小曲多是男艺人,在康熙年江南说书也是男艺人,但已有女盲兼之。故:“南词”又有“盲词”之称。传来榆林可能有些优伶小唱,但在民间则已有伤风化,女艺人行不通,故榆林小曲艺人,尽可能用尖声细气的后嗓音,竭尽模仿女性声韵之柔媚,颇具特色。

 榆林小曲始于江淅官吏携来之说,毫无疑问,从谭吉璁在康熙九年(1670年)后,渐把官衙乐曲传于民间。至于有湖南刘厚基、刘松山湘音流传于榆林,至少晚于近一百九十多年后,加之同治年有回民起义、捻军流窜,套人入侵,战祸连接,如有也不会产生主要的影响。

 据《榆林府志》记载:“明正德皇帝在公元一五一三年十月巡边至榆林,纳延绥总兵戴钦之女为妃,时歌舞弹唱,大征女乐历时四月之久。清康熙帝在公元一六九六年三月亲征噶尔丹时至榆林,这些古时巡幸的帝王都把宫廷音乐留传于榆林。

 陕北历史上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形成了榆林人根深蒂固地接受外来音乐。汉代新疆龟兹国内附,迁徙到今榆林城东二十华里的古城滩,专设龟兹县。汉武帝时匈奴国浑邪王休屠王降汉,安置在五郡塞外,其中上郡为今榆林一带。唐时突厥人内附,迁其部族于河曲六州,榆林当时属夏州,以至宋代,西夏国党项民族的湮没在这块土地


Copyright 2020 榆林小曲多媒体数据库 版权所有: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图书楼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新建北路32号 访问量: 136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