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小曲是陕北民间音乐中独特的品种
一、特点:
1. 由南方传入陕北,又与陕北民间音乐相结合,是南北民间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2. 小曲的音乐风格既委婉缠绵,又高亢激昂,南韵北声融为一体。
3. 采用小嗓演唱,真假声结合,多用顿音闪断,形成独特的演唱方法,产生亦连亦顿、活泼弹跳的演唱效果。
4. 器乐伴奏以弹拨乐为主,辅以京胡、二胡等拉弦乐器,突出亦连亦顿、弹跳活泼的演奏效果。
5. 曲目丰富,套路完整,形成各自的声腔体系。
二、小曲是陕北独特的市民阶层艺术,雅俗共赏,既为自娱自乐,又与民俗活动(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生辰寿诞)密切联系,是榆林市井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小曲的主要价值为以下两点:
1. 学术价值。小曲起源于明代,形成于晚清,是全国现存唯一活着的明清俗曲遗响,是南北音乐文化为主、多元音乐文化综合的活化石,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民俗音乐,研究陕北地域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现象提供了佐证。
2. 实用价值。小曲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民俗风情之一,可以体现榆林的文化风貌,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旅游开发等联为一体。抢救、保护榆林小曲,吸取小曲发展衍化的经验,能够为我们建立新时期特色性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榆林小曲虽然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1. 受现代文化影响,民间艺术受到冷落,小曲虽然受到专家、学者的的重视和青睐,但没有建立起广泛的青年听众基础,这与小曲活动时断时续的历史现象有关。
2. 小曲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如丧事从简,婚娶新事新办,寿诞从易,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淡化等,使小曲展示平台日益减少。
3. 老一代颇有造诣的小曲名艺人相继谢世,而年轻的小曲艺人中在技艺上能独树一帜,并在艺人中享有威望的很少。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现代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对小曲的兴趣越来越淡漠,专门从事小曲演唱演奏的艺人越来越少,小曲的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难以改变。
Copyright 2020 榆林小曲多媒体数据库 版权所有: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图书楼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新建北路32号 访问量: 136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