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民
罗新民(1925—— ),男,汉族,榆林市内人。原榆林地区邮电局工会主席,榆林市政协委员,西安秦筝学会会员,榆林小曲研究组副组长。1960年,曾随榆林专区代表团参加了陕西省职工文艺汇演,他与王子英、朱学义、王金汤四人合奏的榆林小曲曲牌【柳青娘】【小拜门】等获得了优秀演奏奖;1985年,率榆林地区邮电系统代表团参加了陕西省邮电职工文艺调演,陕北腰鼓、大秧歌、二人台、打樱桃等五个节目获得了优秀表演奖;此后多次参加了榆林地、市组织的较大文艺调演、比赛和接待演出活动。离休后仍投身榆林小曲的抢救工作,在团结、组织、领导艺人演唱活动,培养接班入以及对小曲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罗新民从小喜爱民间音乐,在小学和中学里都是文艺骨干,十岁时就会吹笛子,15岁便可弹三弦,拉二胡、京胡、板胡等乐器。还能为秦腔、眉胡等戏曲伴奏,19岁投师小曲艺人王子英、叶子峰等学习秦筝、扬琴筝乐器演奏,并开始参加了小曲演唱活动,以后又跟朱新民艺人学吹唢呐、管子,也经常参加春节秧歌活动。艺人们说:“老罗是五音行里的全才、怪才”。
罗新民,从小喜爱民间音乐,在小学和中学里都是文艺骨干。10岁时就会吹笛子,15岁便可弹三弦、拉二胡、京胡、板胡等乐器。还能为秦腔、迷胡等戏曲伴奏,19岁投师于小曲名艺人王子英、叶子丰学习秦筝、扬琴等乐器演奏,并开始参加了小曲演唱活动,以后又跟朱新民艺人学吹唢呐、管子,也经常参加春节秧歌活动。艺人们称“老罗是五音行里的全才、怪才”。
榆林的小曲艺人小手工工业者多,罗新民就出生在一个火镰匠家庭,祖上五辈都是火镰匠。过去没有火柴,人们点火都用火镰,他父亲生前是榆林有些名气的“罗火镰”,有了火柴以后就没人再用火镰,这个行当就消失了。
罗新民的小学是在新明楼小学上的,现在改叫一完小了。新明楼小学有个笛子队,学校买了些笛子,爱好吹的就给发一只,他开始学吹笛子。考入榆中后,他又加入了口琴队吹口琴。当时,学校都有音乐队,在音乐队,他又学会了拉胡琴,那会儿叫拉胡胡,买不起,就自己做。中学的时候学会了拉板胡,以后又学的弹三弦、吹唢呐、管子,什么乐器都学,跟上小曲演唱队上又学抓筝(榆林小曲中的筝是抓,这种弹法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后来又学了敲扬琴。那时候他已经中学毕业,进了电报局。
过去是拜师学艺,罗老的师傅王子英,王子英是当年榆林小曲中有名的乐器师,技术很全面,扬琴、古筝、三弦、琵琶、胡琴等乐器都是高手。他的另一个师傅是叶子丰。
当时榆林县政协主席刘哲比较重视榆林小曲,组织成立了榆林小曲研究小组。罗新民当时正好退休了没事干,又因为是政协委员,就负责搞研究小组,每个星期六在工商联去活动一次,教了不少学员。1993年,县政协准备出版《榆林文史资料十三辑·榆林小曲专辑》,罗新民负责整理编辑。
Copyright 2020 榆林小曲多媒体数据库 版权所有: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图书楼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新建北路32号 访问量: 160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