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小曲多媒体数据库

榆林小曲多媒体数据库

Y U L I N X I A O Q U S H U J U K U

历史传承

郭红艳

  • 时间:2024-05-19 15:48:44
  • 作者:ylib
  • 点击:0

       郭红艳:我佩服老艺人们的精神

郭红艳家在榆林宾馆家属院,紧挨二街,交通便利,走近她家后感觉与大多小曲艺人拮据的生活条件截然不同,爱人在交警队,她自己也和亲戚合开了个钢材公司,年收入也不错,女儿已经上了高二,郭红艳说等女儿高考完,她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在小曲上了。

1985年,16岁的郭红艳初中毕业,假期在家里闲着,在同一个院子居住的老艺人罗新明见她平时爱唱歌,就把她介绍给当时政协刚刚成立的榆林小曲研究小组。政协当时为了挽救榆林小曲,招收了十多个女学员,坚持到现在还在参与小曲演出的只有梁梅、郭红艳、李艳娥三个人。

郭红艳说,她经常和爱人出去旅游,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总能听到一些类似榆林小曲的曲子,和榆林小曲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正好说明了榆林小曲的确是从南方传过来的,可榆林小曲已经走向衰落,而南方的那些小曲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听到,在茶楼喝茶、坐船过河的时候,甚至有些地方还把一些经典的曲目选入了教材,让年轻人们了解这些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音乐。

郭红艳和梁梅们当初学的时候,胡英杰一首曲子一首曲子地教,那时候年纪小,学的快,一天几个小时,基本就是两三天过一首,郭红艳学会差不多二十首。现在学一段都要好长时间,而且有的大调要唱40多分钟,词都不好记。她只能通过听胡英杰留下的磁带学,反复地听,但还是学起来很慢。

郭红艳曾经和同门师姐梁梅商量怎么样给榆林小曲寻找一条更好的出路,她们想,能不能把榆林小曲像天津的大鼓戏一样,弄个茶社,把榆林这些小曲艺人请来,在里边排练演奏教徒弟,晚上在茶座里面表演,既对小曲是种宣传,还能满足一部分喜欢榆林小曲人的需求,再让更多的人了解榆林小曲,了解古城榆林深厚的艺术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才能为小曲的传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郭红艳有些无奈地说,或许这是一个解决小曲困境很好的出路,但也存在着可行不可行的问题。小曲现在是婚丧嫁娶什么场合都参与,这让郭红艳很为难,本来一直非常支持他的爱人也不太支持了,爱人的一些朋友经常打趣说你怎么能把老婆打发在那种地方唱小曲,是不是你们的日子过不开了?也许因为是老榆林人的缘故,郭红艳的爱人也喜欢小曲,这些年一直都很支持郭红艳,有时榆林小曲有活动一直到很晚,以前没车的时候就骑着摩托去接她,有了车后她爱人去接她,还捎带送一些上了年纪的小曲艺人。

郭红艳说这么多年,最让他佩服的还是那些老艺人们的精神,无论刮风下雨,出去演出那么晚,他们都坚持到最后。最辛苦的要数乐器艺人,因为乐器上人少,他们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演唱的人一直在换,而乐器是没有人可换的,榆林小曲中的后继乏人在乐器上更严重。她还记得,有一次在凯歌楼,那天雨下的特别大,说是有重要人物要来听小曲,结果是他们等到十一点多,重要人物说不来了,老艺人们也一样冒着雨回去,她就想,像现在年轻人从小接触的是流行歌曲一样,老艺人们从小就接触的是榆林小曲,小曲对于他们也是一种精神必需品,他们坚持着对榆林小曲的爱。

老艺人们常常说,他们小时候都是拜师学艺,是追着师傅学,师傅也不会专门给你教,而现在是你撵着给人家教没人愿意来学。郭红艳说,有时候在台上唱,看见台下的观众根本就听不懂,她们也着急,自己很卖力地唱,别人像是在听天书,台下也常常坐着的都是老年人,有年轻人也只是路过看个稀罕。现在的榆林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城市,人们无论是吃饭还是着装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新的东西哪都有,能听到也能看到,但榆林做为老城,老的东西,必须要留下来,人们听懂听不懂是一回事,有是一定要有的,起码榆林还有这么一个东西,发展了几百年不应该让它消失的。

2005年从北京演出刚回来的那一段时间,人们的情绪都很高,做什么事情都很积极,都说一定要把榆林小曲好好的传承下去,可后来还是因为没有活动场地,没有活动经费,政府没有坚持重视,艺人们也很无奈。

记者采访的当天,郭红艳的丈夫也在家里,当听到我们是因为榆林小曲而来,他也兴致勃勃的坐下来与我们一起交谈听了这么些年对榆林小曲的理解。他说,作为小曲的爱好者,他发现现在的榆林小曲想要发展,首先是应该让小曲成为一种政府行为,政府不重视就不好发展,要有个好的管理者,好的组织者,有个好的机制,规定各个细节的实施,这些艺人们有穷有富,富的不会太在意其中有没有利益,可是穷的生活不好,就会觉得比较重要,要不然就不会专心做事,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应该政府直接管理小曲。

对郭红艳来说,参与小曲演出,挣钱不挣钱无所谓,她不缺那点钱,当初学小曲就是因为爱好,不图名也不图利,她的生活条件不错,所以她可以把小曲完全当一种爱好,而不图回报,或许是耳濡目染的结果,郭红艳的女儿听她唱了这么些年小曲,也喜欢文艺,还会哼唱一些简单的小曲调调。郭红艳说她同意爱人的观点:政府管理榆林小曲才能发展。现在的人更加的功利,什么利益都得不到,是不会白白去做事情的,这也是现在榆林小曲后继乏人的主要原因。有人说,是不是给来学艺的人都挣上工资,但这也只是人们的一个想法,毕竟,钱挣的少了有些人看不下,挣的多了,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钱又从哪里来呢?最重要的是现在没有活动场所,只有成了政府行为,事情就应该好办的多,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

问答

 者:你是从哪一年开始学习榆林小曲的?

郭红艳:1985年政协成立榆林小曲研究小组,招收女学员,因为当时我们家和老艺人罗新民家住一个院子,罗新民和我父母都在邮电局工作,看我平时喜欢唱歌,就把我介绍进去。

者:对你影响比较大的小曲艺人是谁?

郭红艳: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胡英杰,因为当时政协把我们几个收进去,就是胡英杰给我们教唱榆林小曲,在当时他是唱榆林小曲最好的,所以跟他学的比较正宗,他去逝后,我感觉自己唱的不准的地方,还是听他的录音反复练习。

者:家人对你唱榆林小曲是什么态度?

郭红艳:最初学的时候父母就支持,因为艺人胡英杰和罗新民都是我父母的同事,胡英杰本想让我母亲学,可我母亲没有学,罗新民介绍我学,我自己也喜欢。结婚后爱人知道我喜欢唱小曲,一直都很支持,条件不好那会儿骑着摩托接我,有了车后,我们下乡演出他就开着车把老艺人们也一起接上。

者:你对榆林小曲的传承前途怎么看?

郭红艳:说心理话我非常不希望榆林小曲是现在这个样子,更害怕失传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但现在的一切看上去都不利于小曲的传承,小曲的内部也有些问题,我想只有政府接手管理现在这种状况才会改变。

者:你会坚持传承下去吗?

郭红艳:传承给谁?现在的人都这么现实,根本就没人愿意学,老艺人们都没有徒弟,我们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大家都是愿意教的,谁都不希望看到自己心爱的东西就这样消失,小曲内部的不团结,加上没有经费,没有场地,没有政府的重视,就更不好传承了。

上一篇:葛智
下一篇:胡福堂

Copyright 2020 榆林小曲多媒体数据库 版权所有: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图书楼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新建北路32号 访问量: 1370人次